[非營利組織行銷]當然也可以由14及16歲的孩子來完成!
這篇文章提供了幾點令人振奮的實例,
其一是透過創意與有效的NPO行銷觀念,
即便是中學的孩子,
都可以創造、成立「Foundation Boys」(基金男孩)」
這樣「專業的」非營利組織行銷機制,
「義務協助50個慈善組織安排資金」!
報導末提了一個發人省思的重點:
「華裔家長一般更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
對此Gordon Lee認為:孩子們需要一個平衡的生活,
做各種不同的事物,在回饋社區的同時學會寬容。」
看看自今年2011年1月28日總統宣告103年起
「12年國教將正式實施」,這個對於單一教育目標的鬆綁,
理應從本質上提供更多元的管道與可能性,
讓孩子從既定義的主流科目,向不同專長技能流動。
目前對於實施細節正激烈爭執、爭議
且可見的未來尚難定義的此時,反觀這樣的報導,
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文中這位寬容且複製會的家長
當它的兩個兒子(14及16歲)發展出這樣令人動容的公益運動時
所說:把兒子們的慈善工作稱作是「培養未來的慈善家」!
當我們聚焦且繼續盲目於「追分成功」的可議績效時,
別人追求「培養出更多具潛力的社會公益家」
(做為父母,我不相信這位老爸與老媽
完全不介意這份志業是否能填飽肚子...)。
同樣身為家長,妳\你有沒有魄力這樣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