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4日 星期三

人,是閱讀活動中最重要的資源!

建立閱讀夥伴的積極動機,來自於能從不同的人,以及不同人所形成的群組中汲取豐富且多元的閱讀資源與資訊;消極而言,也試圖避免閱讀的行為與成效因單打獨鬥而侷限了閱讀的開放性與創造性。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閱讀活動中的主角多半為孩子本身、家長或引導者兩方面,並採取單向或雙向的模式進行;進入學校後,同儕的加入與互動,讓閱讀活動從簡單的溝通模式,衍生出一對一(孩子所熟習之引導互動)、一對多(閱讀社群中之意見發表或再製)、多對一(多樣化的資訊擷取方式),與多對多(各種創造性之閱讀共享與交流)等,讓孩子的閱讀天空增添無限創意及可能性。其中,又以「讀書會」的運作最能廣泛兼容各種形式之閱讀互動。

「讀書會」的組織,除了做為學習主體的孩子(學生)之外,家長與老師在閱讀資源的提供以及閱讀知識的指導上,則經常視實際需要以及人力資源(如專長、性向、可投注時間等)作整體性的協調與分工。

有關讀書會的成立與經營步驟,大致可分為:
1.評估與宣導
2.準備→閱讀材料
3.組織→讀書會成員
4.設計→閱讀活動
5.引導→閱讀中的討論

等五項做為讀書會建立與運作的基礎;接下來如果能在讀書會後續加上
6.分享→共讀心得或回應意見,以及
7.再製→閱讀發表與其他創造性的聯想,就能讓讀書會的效應充分發揮在有效的閱讀互動中。

在透過讀書會所營造的積極閱讀情境中,對於做為學習主體的「學生」與引導要角的「導讀者」功能之嶄新思考,是閱讀具成效及讀書會經營成功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