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8日 星期四

兒童的視覺消費經驗

照教學手冊宣科的方式本身沒有問題,然而大量權借流行生活材料,以處理學生,尤其是兒童的課程準備與教學方向卻更形重要。通用教材為達典範性、權威性的要求難免置重心於經典論述和觀點,然與當代即時、直效性的媒體流行經驗多少產生捍格不易相容~直效的媒體經驗固然提供更大頻寬讓普羅大眾分(共)享經典,開放自由的權限設立個人、個性的審美標準與消費品味則更逼近當代藝術經驗本質。

媒體製作的精緻與大量分享的絕佳創意智慧,較經典作品發揮更強勢且頻繁的感染(或教育)效果。NIKE優質的品牌形象和行銷手法的高明,在每一次令人激賞的新廣告片段中風華盡現,除了予以觀眾會心和新奇的愉快感受外,所引入的美術效果、視覺語言(運動場系列節奏自由的鏡頭運用、變形軟體的神奇效果、電影手法的拍攝技巧、永遠有新的挑戰中垂直與水平切換的有趣聯想),所發揮藝術教育的潛移默化,其強度及深度遠勝過制式教材與經典美術論述。當然其中的原因非全關經典的價值,而多半關係當代、即時的正當性。

流行媒體扮演教育的角色,並不能粗略地將之歸為體制外的教材而將之等閒輕率視之。媒體效應的強效與優勢,產出於所投入的高度智慧財產與財力時間,在短時間內組織一流藝術家、行銷專家、科技人才甚至社會科學相關人員,集體創作出的作品。作為美術教育教材,無論是在品質、教材權威性與時效性,絕不遜於古典的經典作品。只是在優質媒體與教學體制間,中介論述的建立與相關技術的成熟,仍有相當的空間值得投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