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日 星期六

三菱與小王子:觀察與探討

綜觀九歌與三菱SAVRIN透過《幸福小王子》展演的策略合作,我們做出如下觀察與探討:

1.以藝術展演作為行銷載體的企劃,經常會因其藝術性與展演本身獨特的吸引力而讓人忽略策略合作的廠商背後的商業訴求;當然相對地,廠商的行銷訴求也可能在嘗試性的這類型合作中被失焦。不過,《SAVRIN幸福小王子》的整體規劃(現在尚在持續中)確是非常成功的個案。

2.在上述介紹與觀察報告中,可明顯看到合作雙方創造雙贏的成果,但較缺乏有關這件行銷策略合作中如何進行成本分攤?過程中是否有人力與資源分配以及如何運作?雙方如何設定預期的行銷收益?特別是在當策略合作的雙方──以這件個案為例,一方是汽車產業,另一方則是藝術表演團體──兩者以非常不同的方式設定自己的行銷效益並執行時,「雙贏」的實質意義為何?對於三菱而言,顯然此舉與「贊助」依個藝術表演團體的意義截然不同;而對九歌而言,一齣嘔心瀝血的作品以產品代言或與商業形象綑綁在一起的作法,除了票房是否還有其他效益或未知效應?

3.《SAVRIN幸福小王子》的個案,示範了一種形象或廣告議題行銷的成功經驗,然而卻非成功的直效行銷。原因在於,合作雙方的兩個產業其消費對象或有重疊卻非直接對應;亦即「到三菱看車送九歌戲票」的粉絲與「青睞於號稱幸福配備的休旅車」之潛在車主間有極大的消費族群差異。某種觀點而言,運用九歌的消費群眾資源之設計,遠不如「到三菱看車送健身器材組」或甚至「買三菱車送Hello Kitty或多啦A夢椅套」來得具有行銷效力。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成功的行銷策略必須清楚設定其行銷成功的定義為何;不同的行銷戰術,產生的是不同的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自己。
藝術行銷個案研究:SAVRIN幸福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