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從美勞材料衍生出的市場經濟

有關從美勞材料衍生出的市場經濟,還可從美勞材料的供應形式之演變,稍加端倪其因應市場所發生的精緻變化。早期的美勞材料供應,配合個別美勞科教師所進行未充分統整的美勞創作形式,較難以大規模地供應單一項目的材料如:某種厚度的保麗龍、某種特殊色彩的顏料,或某種特殊的鈕扣與勞作配件,僅能以小量多樣的方式因應不同的需求。這個階段地主要材料供應商多半為學校附近的文具行,通常會有一個主要的文具行以位置就近的地利之便,以及與學校採購單位所建立的良好溝通管道之優勢,供應學校大部分的美勞材料;有個時候,這樣的需求規模也可以提供學校附近兩家甚至更多家文具行的供應市場。

然而隨著課程的逐漸被統一規劃,統一版本的教科書所明示或暗示之材料需求建議,開始因運而生一些可跨區域供應與配送的美勞材料商。由於版本的某種程度統一與某些版本的被採用優勢,克服了以往校內由個別美勞科教師、具有某種程度獨立裁量的教務行政單位,所設定與選定的美勞材料之歧異與整合困難。

克服了材料的取得之後,緊接著是形塑與指導如何使用材料的教材與教師手冊;這本顯性做為學生使用及操作美勞教材以進行藝術學習活動,隱性則為美勞材料的指涉說明之Know-How或Handy-Guide,本身亦伴隨著龐大的商業投資與機會。這得從美勞教科書的演進過程來觀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摘自:自己。《以一件學校課程內的兒童美術創作為核心的藝術經濟》